匠心感悟:巧手砥匠心,一生图一事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张微微

人物名片

鲁萌,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副主任兼技术部部长,从事纸质文献修复工作15年。2021 年 11 月,当选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4 年 1 月,荣获“四川工匠”称号。

【工匠绝活】擅长古籍善本、古字画、碑帖、拓片等纸质文献修复,修复数量及质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4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洛带古镇博客楼里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时,身穿白褂的鲁萌正与平常一样,静静地待在工作室里,手里变换着各种精巧的工具,对着一本残破发黄的古书“精雕细琢”,专注的表情像一名正在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

拆解、修补、揭裱……这样枯燥的修复工作,鲁萌已坚持了15年。“如果说医生是对人类进行救死扶伤的卫士,文献修复师就是对古籍文献、字画、碑帖等纸质文物进行生命维护的‘文物医生’。”每次被问及对自身职业的定义,她都会用这个较为贴切的比喻来形容。

拜师学艺——

“老师并没打算收徒,但终被我的诚意打动”

“学海无涯、技无止境,你敢于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并获得成功,值得点赞。”2016年,当得知徒弟鲁萌成功主持参与《敦煌遗书·唐人写经》(唐·开元九年)修复并取得“有效清洗六氯环己烷”的技术突破,国家级文献修复专家杜伟生第一时间向她发出了祝贺信息。

2009年,一次机缘巧合下,鲁萌踏入“文献修复师”的职业门槛,靠着一腔热爱,她对工作钻研渐深。刚入行不久,为了研究纸张在不同环境下发霉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她不仅跑了十余家图书馆查阅资料,还购买了30余种纸张,模拟不同季节和环境,进行实验观察,得出的研究成果为文博单位纸质文物保存工作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2013年,鲁萌的职业生涯迎来重要转折,她渴望进步的虔诚与执着,感动了全国著名文献修复大师杜伟生。

“在这之前,单位领导曾向杜老师推荐过我,但是老师拒绝了。”鲁萌说。

对进步的渴望让鲁萌没有放弃,得知杜伟生在深圳参加一家图书馆的年会,鲁萌立即跟了过去。“我抱着一摞西文文献站在会场外,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鲁萌回忆道,“见面后的交流让杜老师对我的印象有了改观,后来他看了我的一些作品,才最终同意收我为徒。”

青出于蓝——

“文物修复是一个复杂工程,极其考验细心和耐心”

“你看,这是用于修复报纸和西文文献的桑皮纸。”在鲁萌工作室的一本文件夹里,收藏着从薄到厚、用于不同材质文献修复的纸张。她抽出一张薄如蝉翼的桑皮纸,覆在一张满是虫洞的旧报纸上,又向报纸均匀地喷上水,待纸张完全贴合后,再用一支细小的毛笔蘸上一点浆糊,一点一点修复破损的边缘。

“有时我们还会接到古代纸币、票据等纸质文物的修复任务。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韧性较强、拉力较好的柳构皮纸,用镊子把纸币上的纤维一点点扯下来进行重组。”鲁萌说。

柳构皮纸是鲁萌团队技术创新成果之一。2012 年,为了更好地对构皮书进行修复,他们对修复用纸进行了改良,研发出的柳构皮纸不仅纤维韧性更强,在酸碱度检测方面也达到了国家标准,这一成果不仅为纸质文献修复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文物修复是一个复杂工程,我们在修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破损形态,处理工序琐碎繁杂。比如,一本文献前面一些页面生霉了,后面一些页面又满是虫洞,那前面就需要蒸,后面就需要补、杀虫等。”鲁萌说。

十年来,在师傅杜伟生的指导下,鲁萌认真学习、研修,不仅继承了师父的独特技艺,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她成功主持参与《敦煌遗书·唐人写经》(唐·开元九年)、《龙藏经》(明·永乐)、《函海》等珍贵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个人修复文献达 1633 册(件),修复数量及质量均达行业顶尖水平。

坚守传承——

“让历史脉络、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是传承者的责任”

“修复一本文献一般需要18道工序,字画需要13道工序。”4月10日下午,一场中小学生研学活动在中心的工作室里开展,鲁萌坐在学生中间,为他们示范文献修复工序。

“文献修复单有操作层面的技能还不够,为了更完好、准确地保存文献的原本形态及史学价值,我们还要掌握文献学、历史学、美学、鉴定学、化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鲁萌对孩子们说。

“虽然现在已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文物修复依然如诸多其他传统技艺一样,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师与徒、口传与心授,是代代传承的纽带。”鲁萌说,维护纸质文物的生命力,让历史脉络、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是传承者的责任。

近10年来,她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文物修复工作中来。她不仅面向专业人员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还积极面向社会大众,组织各类宣传和推广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文物修复的热情,让这项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如今,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她为中心培养了20 余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完成了包括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在内的 2.2 万余册(件)珍贵纸质文献的修复工作。她主导研发的“古籍修复研学体验课”成为首批“四川省文博研学推荐课程”,讲授的《故纸重来——清代水墨画保护修复》课程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核,入选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

鲁萌修复作品《函海》修复前后对比图。供图/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