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奔跑、起跳、投篮……48岁的张广林身着紫色球服,顶着大肚腩在球场上奔袭的身影颇为引人注目。

张广林在球场上。

“雄起!”“漂亮!”“好球!”……24岁的唐双龙乖乖坐在替补席上,大声为“老哥哥”欢呼喝彩。

此刻,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代表队里年纪最长的哥哥和年龄“第二小”的弟弟以场内场外的默契配合,又一次拉开和对手的比分差距。

4月26日,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里,四川省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成都平原一赛区比赛火热进行中。当天下午5点,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代表队与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代表队的比赛正式打响,最终前者以21分的差距战胜对手,赢得了本场比赛胜利。

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代表队在赛后合影留念。

●70后、80后、90后、00后

组队打进“村BA”

与对手阵容相比,这支由70后、80后、90后和00后组成的球队在赛场上显得尤为特别。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永太镇里陆续涌现不少篮球爱好者,钟正勇是其中之一。他们在简陋的环境里坚持自己的爱好,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永太镇人。

“初中看了一场前辈们的比赛,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篮球。”回忆起与篮球结缘的故事,29岁的唐海龙至今印象深刻。

唐海龙正在运球。

“大家都是看着这些‘哥老倌’打球长大的,是他们让我燃起了对篮球的兴趣。”生于80年代的房林在前辈们的影响下,自小便接触篮球运动。30年来,因为热爱篮球而坚持运动,房林练出一身腱子肉,是球队里身体素质数一数二的球员。

“我们球队成员年龄跨度很大,不管大家水平如何,只要上球场,我们都会秉承、发扬继光精神,在场上敢打敢拼,赛出自己该有的水平。”球队成员王红久说。

看着球员们一次次突围得分,教练钟正勇在台下乐开了花。“如果不是超过上场年纪了,我也想上去比一比。”因为此次“村BA”要求参赛球员年龄必须在18至50周岁之间,已经50多岁的钟正勇只能转为球队教练,以另一种方式走上“村BA”的赛场。

●水泥地到木地板

乡村体育还有更多可能

聊起各自喜欢上篮球运动的经历,球员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

初中开始接触篮球运动,陈海龙觉得“有点晚”。小学时代,他的课间生活曾被乒乓球填满,因为学校里除了乒乓球桌,没有其他运动场地。“上初中,换了所学校,才见到一块篮球场。”

王红久比陈海龙大一轮,他和老前辈们一样,经历过没有专业球场、像样球鞋的年代。“那个时候,球场还是泥巴地,体育老师让我们推着画线车在球场上画线,画好才有法打。”对比如今的运动条件,王红久不由感叹“一代比一代好!”

从泥巴地、水泥地到塑胶地、木地板,这支从永太镇打进“村BA”的篮球队见证着乡村体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还给我们提供了‘村BA’这么大的平台,真的很感谢。”房林说。

房林正在投篮。

因为篮球,陈海龙选择将体育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如今他在中江县一所中学当体育老师,带领新一代青少年抒写属于自己的体育故事。“我们学校现在有6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还准备再修建一个篮球馆!”

小学四年级时,唐双龙便喜欢上了篮球运动,填大学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如今工作之余,他还在一家少儿篮球培训机构做兼职。在他看来,篮球不仅是强身健体而已,“更能教会小朋友们学会团队合作,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也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