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周显彬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4月27日至28日,第一届国际酒类数智化管理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中国白酒学院)举行。中外酒类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国际酒类数智化管理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未来,推动酒类产业的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白酒国际化参差多态

持续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调查,呈现出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参差多态。

“在韩国,五粮液是最有名的中国酒,茅台是口味争议最大的中国酒,水井坊也有很高的认知。但是,卖得最多最火的却是山东某些区域名酒。”中日韩东亚社会学会韩方秘书长芮东根教授这样介绍中国白酒在韩国市场的“叫好”与“叫座”。

英国切斯特大学教授亚历克斯·芬顿敏锐观察到,率先将中国白酒纳入“酒单”的英国人,往往来自社交达人群体,这些人同时也往往是各自圈子里的意见领袖,对消费群体的偏好和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他认为,中国白酒的粉丝会越来越壮大。

“中国白酒应该坚持自己的风味,但是建议加大试饮体系的建立。”日本大阪商业大学JGSS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孟哲男表示,在日本通常设有日本清酒、白兰地、威士忌等产品的试饮专柜,但是却没有中国白酒的身影,“购酒方式的本地化应该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酒类产业规模约为1.6万亿美元,中国酿酒行业销售收入也首次破万亿,但是中国白酒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远低于威士忌、伏特加等同类烈酒。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旭亮表示,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发和引进国际先进数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的白酒文化和智慧,将中国白酒产业推向世界舞台。

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力中国白酒走得更远

当前,是全球酒业“由量到质”的消费转变期,也是行业发展由传统到现代、由人工到智能、由经验到科学的难得机遇期。如何向“新”而行,走出高端化、智能化的酒业发展新路,成为业内的共识与实践方向。

“老窖的灯塔工厂,五粮液的一物一码、茅台的巽风世界,都是近年来数字加持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英杰教授表示,如今,产业数字化、大数据、AI模型等技术已经逐渐成熟,酒企在生产环节会有更多创新,酒类产业正在开启一个“难以想象的广阔数智酒企未来场景”的时代。

“既是新风口,更是大机遇。全行业正在形成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蓄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共识,也昭示着数智化酿造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有参会嘉宾这样总结。

除了关于“酿酒”环节本身之外,目前业界对于酒类酿造副产物的研究和处理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江南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酒糟粉中的醇溶蛋白质、纤维素、微生物代谢物中含有抗氧化和抗ACE活性的有益成分,从中提取出有益于人体降血脂、控血糖的活性物质,这是未来具有很大潜力的研究方向。

当然,除了向好的确定性预期之外,研讨会期间也有专家指出,各国酒业在某些方面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果,但作为传统行业仍然长期存在着降本提质、科技转化等挑战,酒类产业进入“数智时代”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