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提供

4月30日,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万桥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万桥赋》一书是由川渝黔三地合作出版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由鲁奖作家张者和作家宋潇凌创作而成,书中以贵州的桥梁建设为背景,讲述了几代中国桥梁建设者的故事。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家》杂志社指导,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市作家协会、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文艺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万桥赋》的文学价值、时代意义等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认为该作品的文学重量、高度和宽广度都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将自我成长的故事与桥梁的故事结合得非常好,为现实主义主题小说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经验与启示。《万桥赋》是写建桥,但实际上也是写历史跟现实之间的沟通之桥、人的精神之桥、人与人之间的心桥,桥的意义从现实意义上升到象征的层面、精神的层面。

北师大教授、评论家张清华感叹这是“琴瑟和鸣之作”。“我感觉带着天然的刚性、洒脱、诙谐、俏皮的部分更多是张者的风格,细腻和幽深的这一面可能更多是宋潇凌的特点,所以两个人的协作使得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副调性。”同时,张清华认为小说中“葛念镜”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量的地方民俗、传说、掌故嵌入,“很有考古学的味道。”

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张者和宋潇凌在主题写作上有很大突破,其中最大胆的是将一个报告文学的选题转化为一个小说的选题,“反映贵州造桥的奇迹应该说是报告文学最适合写的,但是他们用小说来写,小说是虚构的,但他又兼顾着真实,里面写到了很多大桥的建设和设计是真实的,这又是一种非虚构写法,因此整个小说是将虚构和非虚构有机结合了起来。”贺绍俊坦言,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怎么处理,还有一些细节怎么处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这是一个主题和文学并重的作品,特色非常突出,艺术完整。”评论家潘凯雄点赞道。

评论家白烨说当他听说张者要以桥为主题写小说,他都为之发愁,“这个太难写了,拿桥怎么写小说?但是看了以后很意外,超出想象,可能在这部作品中很好的体现了两创,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北京市作协主席、北京大学教授李洱说:“我觉得这是张者和宋潇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一部作品,这个桥是生活和艺术之桥,是传统与现代之桥,是长辈与后辈之桥,是非虚构与虚构之桥,这也是自我与家国之桥,在创作风格上我觉得他们的风格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跟他们两个人以前创作风格迥异。宋潇凌以前的作品是哀叹、幽怨,张者作品是幽默、反讽,但是现在这部作品是颂导、抒情,这是他们很大的变化。”

评论家刘大先提到:“我昨晚跟张者沟通的时候说,你写出了一个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小说,这是主题写作很难得的一点,一个小说让我们读起来满心欢喜,叙述节奏很快,读起来很愉快,这是情感基调上形成一个反差感。这个小说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一个故事,你会发现它的情感基调一方面是地域的充满着胶着的情绪,另一方面它的叙述语调充满着喜悦的色彩,它的底色是喜气洋洋的,这非常有意思,充满着欢乐的气息。”

张者讲述了《万桥赋》的创作过程,他表示,贵州、重庆、四川三省市联动推出这本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虽然我们写的是贵州的桥,事实上就是西南的桥,整个大西南都是靠桥,我们过去说蜀道难,事实上整个西南都是难在交通上,现在整个西南的交通大大改观,我们重庆其实还称为桥都,总而言之一句话写的是西南的桥,聚焦的是贵州的桥,事实上是中国整个桥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