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文露敏 摄影 李强

入夜后的甘孜州稻城县,银河如幔星空浩瀚,是游客眼中绝美的风景。

在距离稻城县城约50公里的海子山上,有一群人同样仰望着星空,他们在等待另一种绝美的风景:宇宙线。这风景携带着来自宇宙的信息。

4月29日,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这群人光荣上榜——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研制团队,一群在雪域高原上等候天外信使传递宇宙奥秘的人。

“拉索”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团队,35岁以下青年占比接近七成。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川观新闻记者走进这个团队,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这是一个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独立自强的故事”

团队的由来:我们需要自己的探测器

这个青春故事的开始,有两个关键词:宇宙线、独立自强。

什么是宇宙线?宇宙线泛指来自外太空的高能带电粒子。“这就像宇宙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在以极快的速度时刻撞击着地球。”中国科学院院士、“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告诉川观新闻记者,宇宙线的能量比目前人类建造的最大的加速器所能加速粒子的能量还要高千万倍,在宇宙线的研究中至少诞生了五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宇宙线起源也被国际物理学列为“新世纪十一个科学问题”之一。

所以,不难想象宇宙线相关研究的重要性。但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以下简称“拉索”)建成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情况是,“科研工作者很多的想法,因为没有实验数据而无法开展研究。”曹臻回忆道,“当时最好的设备都在欧美国家,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2017年,“拉索”主体工程在稻城海子山开工建设,不仅为曹臻等老一辈科学家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也为一大批青年科研工作者搭建了成长成才的舞台。这,就是获得中国青年最高荣誉的“拉索”团队梦开始的地方。

航拍“拉索”。

杨明洁今年34岁,在“拉索”团队中负责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的相机研制,她说自己的“入队”经历一辈子忘不了。2017年年底,杨明洁读博即将毕业正在找工作,她的专业是核辐射探测器技术应用。当时,“拉索”的建设刚刚启动正是最缺人的时候,特别是望远镜相机采用了新型光敏传感器——硅光电倍增管,需要一个专业的人来做。

于是,曹臻“面试”了杨明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做好出差三年的心理准备了吗?”这样的开门见山,让杨明洁几乎是“落荒而逃”,“一直在实验室里,还要到高原上去,环境是未知的,有点恐慌。”

但一颗“种子”就此种下。过了几个月,已经签约洛阳一家公司的杨明洁接到了来自“拉索”团队的电话。“我知道了‘拉索’的由来,还有它的意义,我感觉到了‘被需要’,也感觉到在稻城我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没有太多纠结,杨明洁解了约,转身奔向了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

2018年李骢毕业,来到“拉索”负责缪子探测器的安装、调试和测试。4月29日,团省委在成都举行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李骢上台分享了自己这些年作为“拉索”团队一员经历的许多故事。“我的青春里,能参与和见证这样一个大型实验的建成,我觉得非常幸运,算是网络上常说的‘有生之年’系列了。”李骢笑着说,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实验设备,我们才能做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这是“拉索”团队存在最大的意义,也是团队里众多青年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是一群中国青年在雪域高原艰苦奋斗的故事”

团队的成长:条件虽苦但大家乐在其中

这个青春故事的过程,也有两个关键词:反差、艰苦奋斗。

做科研的人是什么样子?估计大多数人脑海里的形象,都是穿着白大褂,在洁净间里操作着各种高精仪器。但记者来到“拉索”后发现,反差迅速袭来:办公环境的“野生感”,以及一群黢黑的“小伙伴”。

野,来自于包围着建筑的巨型“大土包”,差不多5米高,底部直径超过15米,里面填埋着缪子探测器。足足1188个“大土包”,间隔30米一个,整齐地在海子山高原上排成阵列。整个“拉索”建有4种类型的探测器,分别是:电磁粒子探测器、缪子探测器、水切伦科夫探测器、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4种探测器完全放置在野外,这也让大家的办公环境“野生感”十足,除了最后的数据收集分析在室内,其他诸如安装、调试、测试、维护等环节,基本属于露天办公。

填埋着缪子探测器的大“土包”。

临近5月,但高原上依然寒风凛烈,室外温度零下2摄氏度,巡视的时候挨个“土包”检查过去,不仅灰头土脸,寒冷也侵入骨髓。还有高原的特产——强烈的紫外线,“不做好防护,不到半小时就能晒伤,几天后皮一扯就掉。”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的负责人陈明君感慨,虽然很小心了,但几年下来,团队里基本每个小伙伴都是“黑娃儿”,“躲不掉的。”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记者来到海子山的时候,刚好赶上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维护检查,近距离接触了这个“疯狂的设计”。建设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首先需要建设三个超级大水池,总面积相当于2.5个水立方。水池深4.5米,装着35万吨纯水。屋顶为金属结构,巨大的房间罩住整个水池,其中完全没有光源,陈明君说,“房间里可以算全世界最黑的地方了。”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当宇宙线到达地球时,产生的粒子穿越过水池里的纯水,会发出非常微弱的蓝光,水池底部安装的大量晶莹剔透的“玻璃泡泡”探测器,就在这样极致的黑暗中,时刻“捕捉”着这几乎看不见的微弱蓝光。

陈明君用探照灯检查水下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划着小船进入探测器内部,体感温度逐渐降低,这里的湿度超过90%,水温接近零度,人待上五分钟就开始发抖。通过手电筒射出的光柱,隐约看得见大家呼出的白气,灯光照射之外的区域就是极致的黑暗。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维护检查的时候,队员手里的探照灯就是仅有的光源。

但是“拉索”队员们却很适应,他们熟练地划船避开各种绳索,兴致高昂地讨论着设备的情况。屋外时不时刮起的狂躁山风会将屋顶的金属板件吹得咯吱作响,提醒着这里的环境依然恶劣。

“都说稻城风景好,但我们整天在土堆之间和‘棚’里工作,几乎看不到。”队员刘成说,“如果把我一个人放在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坚持三四年,是无法想象的。但正是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就坚持了下来,这种氛围也会推着你不断往前进。”

“这是一个现在带来惊喜将来潜力巨大的故事”

团队的期待:今后引领这个领域的发展

这个青春故事的未来,还是两个关键词:改变、引领。

有一句话在“拉索”团队的队员中广为流传并被踏实践行:“我们要用一半的氧气干双倍的活。”

“拉索”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这门科学研究考验的不单单是智力,体力也占比巨大。“也得亏团队里青年人多,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陈明君回忆,“拉索”建设最快速的那几年,团队里的青年们每天人均1.5万步以上。要知道,这里海拔4400多米,快走几步都会喘,有运动专家估算了一下告诉陈明君,这个运动量差不多相当于平原上跑了10公里。

每天、人均、10公里,这群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博士、博士后们,活生生把自己练成了高原“铁军”,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拉索”队员在讨论数据。

“我们这个队伍能够年轻化到这个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青年在团队里一直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曹臻说,青年们有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工作方法,给团队带来了重要的活力,希望他们能够持之以恒,把研究做深做透,做到越来越高的水平,未来要引领这个领域的发展,“现在有‘拉索’这么好的平台,他们一定会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其实改变正在发生。前段时间李骢到欧洲开会,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国际同行对“拉索”十分关注和期待,在大家所作的报告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拉索的成果,“拉索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宇宙线研究领域的耀眼明星。”

“这是我们的努力正好碰上了运气。”队员高博回忆,2021年,“拉索”部分阵列开始运行,不到一年观测到来自天鹅座区域的PeV伽马光子,刷新了人类对于银河系加速粒子极限的认知。随着全部探测器投入运行,又陆续探测到了千年一遇的伽马射线暴、首次定位了PeV的宇宙线源的位置等。“‘拉索’这个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主完成的实验,正在不断赢得世界的认可。”

因为川观新闻记者的到来,附近正在值班的几位“拉索”队员赶来,和曹臻院士(右六)一起拍了张合照。

这只是“拉索”前行中的一个小片段,但正是这样的小片段积少成多,我们仰望宇宙的双眼才能越来越亮。“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相信和依靠我们自己,去挑战科学难题,去掌握核心技术。”队员李会财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向人类知识前沿探索的过程中享受宇宙带来的惊喜,我感到无比幸福。”

离开“拉索”的时候,这群黢黑的小伙伴们送我们出来,在室外楼梯上斜斜地站成一排挥手,他们身后是整齐排列的大土堆,头顶有炙热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画面格外美好。就是这样一群青年,在四川甘孜的高原上仰望星空,看着看着,也成为了世界看向中国的一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