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文/图

5月初以来,王华平已经连轴转了两个星期。这前后一个月时间,这位营山县福桦农牧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除了完成自家合作社种植的1100多亩小麦和油菜收割任务,还要组织十多名收储经纪人,到附近村镇收储小麦、油菜秸秆。每年,合作社收储的秸秆约有2500多吨。

5月16日,2024年全省农作物秸秆高质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在南充市营山县召开,王华平的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参观点位。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常年稳定在3600万吨以上。近年来,随着像福桦农牧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四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17%,高于全国88%的平均水平。

福桦农牧专业合作社加工的黄贮饲料。

“禁烧令”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不仅能提升耕地质量,还能缓解饲粮压力,这也是四川秸秆综合化利用的两个主要方式。这次会议聚焦的重点,是在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前提下,四川秸秆利用如何再推进。

秸秆肥料化:重点是提高利用质量

5月15日上午,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方塔村,收割机驶入一片成熟麦田,“吞下”一株株麦子,再将粉碎后的麦秆扬在田间。

秸秆粉碎还田,能够为耕地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提升粮食产能。根据全国主要农区监测结果,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幅在5%—7%之间,作物增产幅度在2%—4.5%之间。在四川,肥料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省秸秆肥料化比例达到68%,每年约2500万吨秸秆还田。

秸秆粉碎还田。

“肥料化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基础,但还存在还田质量不高的问题。接下来要在利用技术水平上下功夫,提升肥料化利用的质量。”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成都等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平原地区以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为主。但各地普遍反映机收留茬高、翻埋不到位,导致秸秆腐解慢、土传病害重等问题。而在泸州、南充等丘陵山区,机械化程度较低,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难度较大,更适宜堆沤腐熟间接还田。但堆肥技术水平不高,肥料质量普遍较低。

“因此,成都平原重点是提升秸秆粉碎、翻埋作业、后茬管理等环节技术水平,丘陵地区重点是提升堆沤腐熟技术水平。”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谁来承担这项重任?近年来,技术企业在提升秸秆肥料化利用质量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段时间,营山县东升镇朝阳村,村民们收割完小麦、油菜后剩下的秸秆,都被一家来自泸州市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收走。

“小型智能静态好氧高温发酵是我们的一项创新技术。”泸州市振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振泽科技)经理何明海介绍,这项技术将一个区域周边的秸秆集中收集用作堆肥原料,通过调节碳氮比及湿度,针对性添加生物菌种,用薄膜封堆智能温控堆沤生产有机肥。与传统堆肥模式相比,成品质量提高20%以上。“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所需设备灵活轻便、便于携带。场地要求也较低,无需硬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就可以设置,非常适合丘陵地区推广。”

高温好氧发酵堆肥。

近年来,振泽科技已经和全省400多个村展开合作,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带动村集体增收。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我们收购周边秸秆,共加工4000多吨有机肥,销往化肥企业、周边农业园区,产值达到120多万元。”皂角村党支部书记陈洪阳说。

秸秆饲料化:重点是提升利用率

“油菜秸秆每吨300—400元,小麦秸秆每吨400—600元。”前段时间,王华平新制作了一块秸秆收购价目表,挂在了合作社门口,价目表上特别标注“以质论价格,质高价优”。

王华平说,合作社收购的秸秆全部用来加工成饲料,“这要求秸秆的质量必须要好。”从2022年开始收购秸秆加工饲料以来,合作社已经加工饲料2500余吨,年产值150万元以上。

营山县是养殖大县,全县牛羊等养殖总量35万头。“去年,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9.19万吨,但每年全县饲草需求总量就有30万吨,还有较大的市场缺口。”营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此,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的提升潜力很大。”

这也折射出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现状。

四川是全国牛羊生产大省,牛存栏长期保持全国第1位。根据牛羊养殖量计算,全省饲草料缺口1200万吨左右,缺口比例约35%。“四川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约17%,占比较低。在饲草缺口较大的背景下,提升饲料化利用率是全省秸秆综合化利用的另一大重点。”

如何进一步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将以川东北、川南等肉牛肉羊主产区为核心区域,推广秸秆青(黄)贮、膨化、压块等饲料化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打造一批秸秆干草、青(黄)贮示范样板。

一些畜牧业重点县已经探索出了成效。剑阁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剑阁县积极促成县内规模肉牛羊养殖业主与秸秆回收企业合作,推动干草、青(黄)贮饲料就地转化利用。去年剑阁县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超过20万吨,较2021年提高17%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县饲料化利用率将达50%。

此外,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还将加快建设一批秸秆饲草料交易中心。“以水稻主产区形成干草高质加工区,以玉米主产区形成黄贮高质加工区,打造以川东北、川南为核心的饲草料交易中心,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推进秸秆饲料化高质、高值化利用。